況且,大家想像一下,在戰國時代的一介農民上戰場,他們的目標其實就是保命、立功和搶掠,他們沒有紀律可言,弄丟旗幟,或者途中掉隊、逃走,甚至誤擊友軍也是常見的情況。
拿到卡,填完一頁頁線上申請表並與DHL來回對資料,收寄好多好多封的email,終於申請完成。這還不只是首次使用會發生,我之後幾次繳費,時不時會做錯哪一部,等那個一小時。
然後再等40分鐘(因為花了20分鐘搞定自然人憑證)然後再等40分鐘(因為花了20分鐘搞定自然人憑證)。第二次回到國發會,金融卡還是刷不過去,才發現政府網站不知道哪一天開始,竟然貼心的「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以獲得最佳體驗」,切回Chrome,好不容易登入關務署。這還不只是首次使用會發生,我之後幾次繳費,時不時會做錯哪一部,等那個一小時。第三次登堂國發會,第一次發現IE和Chrome要裝不同的驅動程式,第三次離開國發會,第三次等一小時,第四次刷自然人憑證,第四次泛著淚點「網路ATM」,看著繳款成功的字樣出現沒有一絲歡欣,反而更像是大病初癒。
不過接上讀卡機的那刻開始就已是挑戰,你試了三個「EZ100PU」驅動程式,網頁還是說你沒接上讀卡機,才發現要到Windows的控制台的深處開啟某個服務,還是不行,原來還要另外安裝一個叫做「WebSocket」的感覺永遠都安裝不了的程式。以從各地精品選物店出貨世界各角落的Farfetch來說,他們2020年Q1的營收就比去年高了快一倍,出了3.3億美元的貨。二、勉強算是有錯,但也不傷大雅,頂多算有瑕疵,但誰又沒瑕疵呢。
你在深水區遇到風浪,逃回淺水區,以為可以安身立命,結果淺水區開始退潮,仍然藏不了身。從今以後,要把「慚愧心」視為人間至寶,願能時時生起,成為知過能改的動力。人家要的,不多不少,就只這個而已,我卻偏偏給得出來,卻不願意給太多「我認為」 我看不到的, 是某些人承受了我太多的缺點、卻沒享受到我的優點的半點福。
就是因為這麼多「我認為」,我就輕易把自己搞定、擺平,更「認為」別人也已被搞定、被擺平,「不然還要怎麼樣」?……所以,頂多道個歉、賠個罪就行了,不必再大費周章的懺什麼悔。我對他們何其虧欠?何其殘忍? 想起來,清明祭母,生出慚愧心,應是母親在天之靈給我的又一次庇佑。
看到沒有,我的亂想,基本上都是「我認為」。我一直看不到的,是我認為的小錯,未必真是小錯。我還認為,自己的優點和缺點,加加減減還有找,比上不足、比下有餘。我認為的無傷大雅,別人未必如此感受。
你的人生處在哪階段?有沒有興趣一起修「怕不麻煩」。在人生修煉的道路上,有時就得「哪壺不開提哪壺」,而麻煩就是「不開的那一壺」,先得提起,才能放下。我認為的補償,或許根本不是人家要的。麻煩一再重演,正是無意識和逃避的結果,人生就在不間斷的麻煩中停滯、虛耗和錯過。
當事情發生,負面情緒由內在升起,頭腦立刻替它貼上「麻煩」的標籤,開始啟動「麻煩處置」反應模式,結果當然是越麻 (木)越煩 (躁)。原來我這人一向勇於認錯,卻從不改過,就是因為不知懺悔。
我十年前接受訪問,隨口說了個「三不原則」,結果直到最近還有人不斷提起,都是從網路上看到的。我還說,不找別人麻煩最容易,不被別人找麻煩比較難,不找自己麻煩最難做到……但我好像都快做到了。
我和母親的那一幕,就是因為我活成如此這般,才這麼重複上演的。我當時這麼說,也的確這麼做。順著麻煩的蹤跡,溯源而上,常有意想不到的發現。從今以後,要把「慚愧心」視為人間至寶,願能時時生起,成為知過能改的動力。這一幕幕當年幾乎天天上演的畫面,為何事隔二十年後,才讓我懺悔無明?主要是因為,當時的我無感無覺,直到如今才看到自己的大不孝。這畫面很簡單:是我深夜返家,母親從臥房出來,問我餓不餓,我說不餓,然後坐在沙發上看報,母親則面對看報的我,諄諄述說所思、所憂,順便叮嚀我一些應注意事項,歷時數十分鐘,然後各自就寢。
你在深水區遇到風浪,逃回淺水區,以為可以安身立命,結果淺水區開始退潮,仍然藏不了身。清明祭日,思念先母,腦中突然浮現二十年前的一幅畫面,令我慚愧不能自已。
結果多年後,有人問我:你現在有煩惱嗎?我說沒有。如今回想,我那時其實一點也不快樂,只不過弄得很熱鬧,令人稱羨,就以為人生不過如此,「夫復何求」?而且我說沒有「煩惱」,只不過是覺察很淺,看不到別人的麻煩「怕麻煩」才麻煩因我而起、時時逃避別人帶來的麻煩、更不願面對自己人生的大麻煩。
我的不傷大雅,是「我認為」的。如今的我,開始修「不怕麻煩」。
我如今看到的是,自己當年用工作、應酬、朋友、嗜好,塞滿了自己的人生,連一絲空間和用心都沒留給自己的母親,害得與我同住的母親整天和我說不上一句話,只好上床不敢深睡,聽到動靜就起身,苦等夜歸的兒子,以便交代幾句話,才能安心入眠。而身為人子的我,居然對此無知無覺,既不慚愧,還不用心,更不改過,理所當然的以如此輕忽、無禮的最低級待遇,給了世上最愛我、為我付出最多的母親。三、這件事算我錯,但要我改,未免太瑣碎了,不如我用別的什麼補償一下就好了。若能在源頭處找到麻煩的根由而化解之,往往一大片麻煩從此就消逝無蹤,簡直是賺翻了。
我的亂想模式,通常如下:一、雖然我有錯,但因為所以,也不全是我的錯。文:金惟純 「怕麻煩」才麻煩 人生有時就得「哪壺不開提哪壺」, 而麻煩就是「那一壺」,先得提起,才能放下。
這一次,我用心聽,不僅知錯,更願意改。人家要的,不多不少,就只這個而已,我卻偏偏給得出來,卻不願意給。
我承認的錯,是「我認為」的。再問我:你快樂嗎?我說沒什麼不快樂。
繼續問:你真正想做的是什麼?你人生的價值何在?我想了半天,答不出來。我發現,麻煩其實是人生的重要線索,它的發生,只不過是在告訴你,你還有事過不去,你還有人生的功課沒修完。這慚愧晚了二十年、甚至更久,也讓我看清了自己為何活成這個樣子。二、勉強算是有錯,但也不傷大雅,頂多算有瑕疵,但誰又沒瑕疵呢。
發現其實身外的人和事,都無所謂「麻煩」,麻煩的是自己的念頭。我當時是這麼說的:經歷過多年的起伏困頓,我如今立身處世有個「三不原則」──不找別人麻煩,不被別人找麻煩,不找自己麻煩。
而我的不知懺悔,除了個性使然、習性使然,主要是來自「胡思亂想」。我的補償一下,也是「我認為」的。
我看不到的,是某些人承受了我太多的缺點、卻沒享受到我的優點的半點福,而這些人往往是為我付出最多的至親之人。自己最厲害? 立功是自己厲害,立德是成全別人,因此說立德最大
文章发布:2025-04-05 13:46:59
本文链接: http://l9bjw.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.org/24741/2248.html
评论列表
副檢察官Chhuon Chantha表示,證據顯示,若無Rath Rott Mony的居中幫忙,影片不可能完成。
索嘎